- 居家養(yǎng)老的4種方式,你最想要哪一種?
- 發(fā)布者: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(fā)布時間:2022/10/17 0:00:00
根據(jù)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結果,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2.64億,占比18.70%。
有調查報告稱,到2030年,我國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將大幅提高,成為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。
只要活得長久,如何養(yǎng)老,是一個誰也逃不掉的話題。
養(yǎng)老的方式不止一種,居家養(yǎng)老也是其中的一種。
居家養(yǎng)老,也有4種方式,你最想要哪一種?
01:四世同堂
最近大結局的電視劇《心居》里,顧家四世同堂。
顧家有兩代老人,顧清俞的爸爸和她的奶奶。
四代人住在一起,對老人來說,最大的好處有兩個:
★不會感到太寂寞
★有人照顧
清俞的奶奶摔了一跤,幸虧馮曉琴回來發(fā)現(xiàn)及時,然后把她送進醫(yī)院,經(jīng)過治療,她多活了一段時間。
老人很怕寂寞的。
劇情快要結束時,馮曉琴帶著兒子和大年搬出去,顧士宏倍感孤獨。
他幫馮曉琴把房子買在他隔壁。
現(xiàn)在四代同堂的家庭已經(jīng)很少了。
他們家之所以這樣,跟幾代人都是喪偶有一定的關系。
否則,兩對婆媳同住,家里少不了雞犬不寧。
02:老夫妻兩個住在一起
這種情況在我們老家農(nóng)村很常見。
年輕人都在外務工或求學,村里基本都是老年人在駐守著,他們夫妻相伴,彼此依靠。
老夫妻居家養(yǎng)老,好處有3個。
★省錢。
住養(yǎng)老院要花錢,我們老家是每人每個月交1800元給養(yǎng)老院。
90歲以上的老人,每人每個月交1000元。
居家養(yǎng)老,像我父母種了田地,養(yǎng)了雞鴨,自家有米有菜,有魚有肉,生活基本自給自足,兩個人一個月1000元差不多夠了。
★跟子女矛盾少一些。
遠香近臭,不無道理。
不住在一起,眼不見心不煩,父子意見不和,婆媳矛盾,翁婿糾紛會減少很多。
★彼此有個照應。
像我父母,白天我爸在田地里干活,有時還做小工。
我媽媽就在家洗洗衣服,做做飯,我爸干了半天的活,回來不至于餓肚子。
再說,老年夫妻相依為命,精神上也有個寄托。
03:獨身,請個居家護理
有的老人沒了老伴,身體又不好,子女又不能在身邊照顧。
那就需要請個居家護理了。
請人照顧,也需要3個條件。
★你要有獨立的住宅。
在這里提醒老年人,不要早早地把房子過戶給子女。
就像電視劇《北轍南轅》里的白靜慧,任憑兒子怎么糾纏,她就是不肯把房子給兒子。
否則,遇到不孝順的子女,想要居住權,你會欲哭無淚。
★你要有一筆足夠的養(yǎng)老金,付護理的費用。
這就需要老人在年輕時就有居安思危的意識,多攢一點錢,做到未雨綢繆。
★你沒那么難弄。
所謂難弄,就像東野圭吾的《紅手指》里,前原昭夫的父親。
他半夜里不睡覺,到處大喊大叫,手里還抓大bian砸人。
如果你也到了那個地步,估計你多出一些錢,都沒人愿意護理。
可是,當你不幸得了那種病,又有什么辦法呢?
04:輪流轉
所謂輪流轉,是指老人有多個孩子,他們輪流把老人接到自己家照顧。
《空巢 我在世上太孤獨》一書里,王媽就是輪流轉養(yǎng)老的。
她有六個女兒,兩個在外地,留在身邊的有4個。
王媽身體好的時候,她不愿意麻煩女兒,她知道孩子們有工作要忙,有孩子要帶,而且,她也很要強。
可是,再要強的人也怕不能動。
兩年前,王媽摔了一跤,摔碎了膝蓋骨,手術雖然成功了,但生理上的機能一旦受損,留下的創(chuàng)傷是不可逆轉的。
這一摔,不僅把王媽的腿摔bo了,糖尿病的一些并發(fā)癥也頻繁地困擾著她,家務活做不動了,她請了個保姆。
世事難料,保姆家里鬧離婚,回去了。
再多花點錢請保姆,女兒們出錢,王媽也覺得拖累女兒。
六個女兒商議,說有錢的出錢,有力的出力,六個人,每個人負責兩個月,正好湊夠一年。
王媽對輪流轉的養(yǎng)老方式的態(tài)度是:不情愿,六家輪流轉,我不就成了沒有自己家的流浪貓了?
可是,人老了,身體不聽使喚了,就會身不由己,不情愿又能怎樣呢?
養(yǎng)的子女多,看似老了多一些保障。
可是,也正是因為養(yǎng)育了多子女,才讓自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工作,去掙錢,這讓自己的養(yǎng)老變得很被動。
誰的晚年不是一場血雨腥風?
這4種居家養(yǎng)老方式,你最向往哪種?